目前中国摩托车行业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三重难关 出口退税取消,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运输成本的增加,这三只拦路虎让摩托车行业在高歌猛进之后迅速偃旗息鼓。 出口退税下降了4%,也就是说摩托车企业的利润下降了4%。据了解,2004年1月1日起,国家决定调整出口退税率,只有10种产品出口退税率不变,其他产品都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这种调整对于摩托车这种依靠价格优势出口的产业来说是灾难性的。据海关统计,占据中国摩托车出口半壁江山的重庆摩托车在1~2~月出口出现了明显下滑。 出口退税的影响还待消化,原材料价格的飞速上涨更让摩托车企业若不堪言。从2003年11月开始,原材料价格就开始上涨,目前摩托车的原材料价格平均涨幅已高达50%。 除此之外,全国范围内的运输市场整顿也让摩托车企业的运输成本陡升。 出路难寻 种种压力下,目前摩托车企业迫切需要寻找出路。据了解,早在去年底,重庆三大民营摩托车企业就密谋涨价,最后,嘉陵、建设、宗申、隆鑫、力帆等重庆摩帮巨头达成共识,把发动机涨价作为整个涨价计划中的第一轮战役。但事实证明提价只是部分厂商的“美好愿望”而已,一些二三线品牌迅速抓住“机会”,抢占市场份额。宗申集团人士不得不承认:此次涨价的效果并不理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突围。汽车工业如火如荼,丰厚的利润让摩托车企业眼红不已,一些摩托车企业开始将资本向汽车领域转移。重庆三大摩托车企业都不约而同投身汽车领域就是很好的例证。然后令他们失望的是,汽车领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同样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缩水的压力,摩托车企业此番杀入前景不明。 第三条道路 靠品质和品牌来寻找出路。摸索中的重庆力帆再次指出第三道路。目前摩托车行业的趋势是,产销量持续增长,利润率触底回升,技术资源整合步伐加快。 但技术突围也似乎正是国内摩托车企业的短板。90年代中国摩托车企业依靠仿制日本摩托车起家,通过价格战赢得市场。 困境让企业重新认识到技术突围的迫切性。继2003年9月,收购了“比亚乔佛山摩托车企业有限公司”,并与欧洲最大摩托车企业意大利比亚乔达成合作协议后。保持中低端市场的同时,利用比亚乔主打中档市场,借哈雷进军高端市场。宗申目标明确。而力帆、嘉陵、建设、轻骑等摩托车企业在加强国家技术方面的认证。希望以此作为摆脱困境的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