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我国轿车市场的发展趋势
作者: 来源于:
2004-1-9 12:20:01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国内全年共生产轿车109万辆,销售轿车112万辆,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高达55%、56%,轿车产量世界排名由2001年的第14位升至第10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可喜成绩。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2003年我国国产轿车需求量为143.5万辆,同比增长27.4%;进口轿车9万辆左右。总需求量可望达到160万辆。  

  福特汽车公司执行副总裁施威德在2003年2月指出,从现在到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将增加1100万辆,亚太地区将新增700万辆,其中一半将来自中国;到2020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1000万辆。  

  轿车市场销量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十六大召开以后,我国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调整投资、消费比例结构,这为我国今后轿车需求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政治保障。我国经济将保持GDP年均7.5%的增长速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相应逐年提高。这也有利于轿车市场的繁荣。  

  未来5年内,新的汽车市场法律法规会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汽车产销秩序,消除轿车消费过程中种种不合理、不合法的限制,改善轿车消费环境。据称,2003年国家将出台《汽车消费政策》、《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关于促进汽车工业发展若干意见》、《汽车贷款机构管理办法》、《个人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等,轿车消费环境将进一步好转。今后,银行汽车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汽车保险费率及税费的不断降低以及燃油税的出台都将极大地激发人们的购车欲望,同时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大规模建设也为私人轿车消费提供了便利条件。  

  据有关资料披露,2003年1月末,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近10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幅为1998年以来所没有的,银行经营风险增大。为此,国家会鼓励轿车消费,拉动内需,促使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  

  权威人士指出,未来几年,轿车市场的销量每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虽然达不到如2002年的“井喷”速度,但维持20%—25%的增幅是完全可能的。如果按25%的年均增长速度计算,那么,到2008年前后,我国轿车市场规模可望达到400多万辆(不包括进口车),接近日本的水平。这就意味着我国将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三大轿车市场。如果年均增幅超过30%,那么届时达到甚至超过日本也是有可能的,即取代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轿车市场。  

  私车消费拉动轿车需求量的增长。据介绍,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长到1999年的534万辆,远远高于汽车保有量平均增长速度,在全国汽车保有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14.8%提高到36.8%,私人购买轿车的比例已经从1997年的20%上升到2002年的58%。  

  2002年7月后,我国轿车在汽车销量中的比重开始超过载货汽车和客车,到2002年底,轿车、货车、客车三者的销量之比已经接近35:33:32,表明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预示着我国私车消费新时代的开始。到2007年,我国私人购买轿车的比例可能达到75%,将成为拉动轿车市场的主导力量。  

  从国内汽车保有量比较大的城市来看,截止2002年底,北京私人汽车的保有量为55万辆左右,每百户家庭拥有私家车12辆;上海新增私家车近6万辆,保有量达14万辆,平均每118人拥有1辆。2002年,在北京、上海.广东的新增车辆中,70%—80%为私人购买,但同国外相比,我国轿车普及率依然很低。同时,城市居民考驾驶证的增多,仅上海2002年就新增驾驶员21万多人,其中C照小型车驾驶员超过10万人,目前平均每8个上海人就有1人有驾驶证。这就说明,在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私人轿车消费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中高级轿车未来发展前景仍可乐观。中高级轿车是指价格在20万元以上、配置比较豪华、排量在2.0L以上的轿车。但实际广义上的中高级轿车也包括一些排量为1.81、价位在20万元左右的轿车。  

  从1995年到1998年,中高级轿车年销量一直是2万多辆。1999年增长157.75%。之后三年一路高歌猛进,2000年销量达到12.4万辆,增长124.95%,占轿车总销量的20.43%,接近经济型轿车同年在轿车总销量中所占的21.22%的比例,超过了汽车行业“十五”规划研究课题组专家作出的“发动机排量大于2L的中高级轿车,要到2015年才能达到12万辆”的预计。这表明,2000年中高级轿车就已步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2001年,全国中高级轿车总产销量突破18万辆,2002年中高级轿车的市场占有率又上升了1.73个百分点,为27.19%,达到30.6万辆。  

  从2002年全国轿车总销售量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占全国轿车总销量的15%,其后依次是广东占13%,上海占8%。三地的消费主要还是以中高级轿车为主。消费群体多是三资企业白领阶层、民营企业家、演艺界人士及自由工作者等。  

  中高级轿车由于外观大气、内饰精雅、乘坐舒适、性能优良,而将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首选。  

  我国沿海各省会正在致力于现代化大都市建设,国际交往与合作日益频繁,大中城市出租车的升级换代也会引发对中高级轿车的巨大需求,目前,京、沪、穗等大城市的出租车渐趋高级化,2003年,广州市的夏利出租车将由中高级轿车取代。城市人口密集区对轿车尾气排放要求的日趋严格(上海市于2003年3月1日起执行更为严格的欧洲Ⅱ排放标准),也将加快旧出租车的淘汰步伐。  

  在汽车租赁市场,客户对轿车品牌、档次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讲究,使大量中高级轿车进入租赁市场,2003年1月25日首批红旗世纪星轿车已投放到南京租赁市场。  

  2002年我国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三资企业会不断增多,白领阶层及一部分三资企业职工将会购置中高级轿车。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情况下,会出现较多的成功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高级职员,他们将是中高级轿车市场需求的另一支强大的拉动力量。  

  《汽车画报》针对白领阶层的一份调查表明,72%的人将在3年内购车。随着中高级轿车车型的不断丰富,价格日趋便宜,将导致原来在轿车选择余地较小时购买了老“三样”(桑塔纳、富康、捷达)的富有阶层加快更新购置新型中高级轿车。因此,我国的中高级轿车未来市场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高档”经济型轿车是未来若干年内经济型轿车消费的主流。一般而言,经济型轿车是指价格在10万元以下、发动机排量小于1.6L、其消费者以工薪阶层为主的轿车。目前广义上的经济型轿车已经包括一些价格为10-13万元、排量在1.6L左右的“高档”经济型轿车,如上海通用公司的赛欧轿车、东风悦达起亚公司的千里马轿车、上汽集团的奇瑞轿车以及上海大众公司的POLO轿车等。  

  为了满足消费者提出的功率再大些、功能再多些、设备再豪华些的要求,“高档”经济型轿车的配置在逐渐向中高级轿车靠拢,经济型轿车的许多新车型和改进型选配了ABS、单(双)气囊、电动门窗、中控门锁以及CD等,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型轿车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和娱乐性。2001年上海通用公司投放市场的赛欧轿车大都带有CD,获得了大批消费者的青睐;2002年,上海大众公司生产的POLO紧凑型轿车与国际同步投放市场,技术含量直追帕萨特级别的中高级轿车水准,这也是上述两款车上市两年多来一直热销的原因。2002年奇瑞、赛欧轿车占据了经济型轿车市场近1/4的份额。2003年2月21日,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证实这种经济型轿车合乎未来的发展趋势,因为北京消费者购买新车时,目标正在从10万元以下的车型向10万元至18万元的车型转变。对许多消费者而言,8万元以下的车型仅仅是满足了拥有私车的要求,而8万元到15万元的车型在他们眼里似乎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轿车。  

  低档经济型轿车则不尽如人意。2001年云雀、英格尔等轿车市场表现欠佳,在2002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出现井喷、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贵州云雀、哈飞等经济型轿车制造厂的市场占有率仍不足1%。2003年1月,奥拓轿车等相继调低价格,展开了新一轮的竞争格局,打压了本来就很小的利润空间,然而消费者未必买账。加上2002年轿车市场的井喷行情使很多企业看好轿车,许多不具备生产中高级轿车所必须资金和技术的非定点轿车生产厂家,只能进入低档经济型轿车行列,必将使竞争更加激烈。  

  2002年,我国82.1%的城镇居民拥有了自己的住房,下一个大的家庭消费品将是轿车。目前,我国已经有11个省份的年人均收入在1000-2000美元,这些占全国人口45%的5.75亿的人口将成为今后经济型轿车的消费大军,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经济型轿车进入家庭的前景极其广阔。但据国际权威经济组织测算,从人均1000美元到4000美元,美国花了整整100年的时间,日本用了70年,韩国也用了25年的时间。从全国范围看,城乡收入差距大,我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在目前一个时期内,作为经济型轿车消费主体的还是那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镇居民,他们对轿车的舒适性很关注,会选择配置较为高档的经济型轿车。可以预计,将来我国三大汽车集团推出的“高档”经济型轿车必将成为城镇居民的新宠。  

  现代化大城市人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渐转变,从整体上看,在我国汽车消费中,汽车消费信贷已占到10%(国际上为70%),而且各大城市这一比例目前正在上升,比如北京已经有38%的消费者愿意通过贷款购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逐年提高,加上刺激个人购车意愿的主要因素(如市场环境转好、银行降低信贷消费门槛、贷款利率下调、贷款购车手续简化等)的不断影响,必将迎来经济型轿车消费大幅增长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未来5年我国轿车市场上中高级轿车及“高档”经济型轿车需求较大,中高级轿车以1.8—2.0L、经济型轿车以1.4—1.6L的排量为主。

 
  山东装备制造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