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专家论2004年汽车消费四大悬念 |
作者: 来源于: 2004-1-8 11:59:41 |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主管领导、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等著名专家会聚山城,纵论“热点问题”———
无可否认, 2003年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增长年”,国产车的“新生代”扮演了车市主角,下线的新车型达到前所未有的近50款,而进口车则前赴后继在国内觅到“良木”,“嫁”给中国企业在本土生根发芽,继而“产出”一系列惹人关注的“中洋混血儿”。12月21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车业论坛2004年汽车预测分析会”上,国家信息中心的相关领导和中国汽车工业界的多位专家们,概括出2004年汽车行业四大“热点问题”,同时也是万众瞩目的四大悬念。
悬念一:进口车扮“天使”与“魔鬼”?
突出的矛盾使得进口车在2003年岁末的寒冷冬日显得有点像烫手的“山芋”。而2004年,进口车最突出的将是“矛与盾”现象,两极分化使得进口车随时可能演变出“天使”或“魔鬼”的面孔。
其“天使”的一面体现在,中国政府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将2004年定为发放进口车使用许可证的最后一年,同时进口车的关税调整到25%左右。而国务院发布公告,在2003年基础上,2004年汽车进口配额总量将再增15%,到2005年1月1日全部取消对汽车进口的配额许可证管理。如此一来,消费者就会对进口车产生一种心理期待。
“魔鬼”面孔又像是潜伏在进口车身上的定时炸弹,尤其是在进口车商对于进口车的把握上。首先他们目前代理的进口车还能不能再拿到代理权,汇率如何变化?国家对进口车如何宏观调控?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再有,进口车的许可证每年发放两次的情况也容易造成进口车积压,比如上半年由于有了“心理盼望”的消费者一直持币待购,到了下半年车辆就只有积压。每年进口车许可证发放是多是少,如何掌握,是一个大问题。
据专家分析,在2004年进口车的份额仍然不会太高,不管怎样,消费水平、进口车的价位以及25%的关税仍是屏障。同时中国政府会采取相应的政策来保护国产汽车,而国产汽车也会提高竞争力与国际接轨。
悬念二:国产车市一头冷一头热?
今年起中国政府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对进口车的海关关税再次下调,明年进口车必然会造成对国产车的冲击。首先从年底的“降价潮”就可见端倪。2003年汽车市场涌现了太多的新车型,汽车的产品库存也持续大幅上升,远远超过了消费增长速度。商家们迫切地想在2004年与进口车“正面交锋”之前把货出完。但一降再降的做法却使得想买国产车的消费者产生了“越降越期待”的心态,一方面希望价格一降再降同时又怕买了车以后价格又降。而降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以次充好,最典型的做法就是将发动机更换型号。而在有的国产车降价也卖不动的同时,有一些车型却是加价也买不到,形成了国产车市的一头冷一头热。
2003年汽车行业快速增长,根据专家的预测在2004年依然会得以延续但是增长速度将减缓。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进口车对于国产车的冲击,厂家目前如果大量投资而市场却吃紧就会出现投资过剩。而且在明年汽车的增长量上主要还是会以轿车为主,“老三样”等产品仍会保持顽强的生命力,但增量产品将会是新产品,同时新品投放的风险也会增大。
合资的高档车型将受进口车影响,比如像华晨宝马这类价格不菲的国产车,在价格上与进口车差价并不算太大,那么当原装进口的车型进来以后差价拉得更近的时候,消费者又会怎样选择呢?如果合资高档车希望以本土化的“亲民”价格赢得市场,那么价格上就将作调整。
悬念三:汽车衍生业利润上涨?
随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加快脚步跟进的是二手车、汽车租赁、汽车消费信贷等一系列摆在眼前的问题。而由汽车行业衍生出来的产业价值链也会发生一种“倒置”性转变:制造业的利润将会在3-5%之间,销售业的利润将为8-10%,售后利润最丰,将达到10-20%。
悬念四:消费政策会不会出台?
由于近几年汽车的高速发展对GDP的增长大有好处,但相应地也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比如道路管制、生活形态、空气污染、能源限制等。众人都关注着中国政府是否会就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而出台相关消费政策来限制汽车消费。就目前的政策来看,国家对于汽车的发展仍是有争议的,特别是在发展私人用车或公交用车方面。虽然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措施,特别是像燃油税这样的“杀手锏”来控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