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制造中心呼唤"灰领"人才
作者: 来源于:
2004-1-6 18:31:07
现在,不少企业是“有米”难寻“巧妇”。企业梦寐以求的“巧妇”就是高级技术人员,不管多么先进的设计和设备,没有手艺高超的技术人员去实施都是“一纸空想”。

  据专家预测,中国正在成为继英国、美国、日本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制造业中心。然而,有“米”无“巧妇”,是中国制造的尴尬!
我国目前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更是短缺。全国高级技工人数只占技工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近来,许多企业管理人和专家学者频频发出一个声音:中国制造业正在急切地需要突破瓶颈:“灰领”人才短缺!

  “灰领”人才:制造业的基石

  什么是灰领人才?它与白领、蓝领有何区别呢?形象地说,灰领就是高级蓝领,正如不少人认为金领就是高级白领一样。之所以将灰领人才作为一个类别提出来,是因为现代制造业正大步走向信息化,电脑、网络已与现代制造密不可分,传统意义上的蓝领无法适应制造技术的新需要。

  传统的技术人员工作的环境比较糟糕,同时工作的方式基本上都是靠双手去做。但现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工作的环境清洁、明亮,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方式已经逐渐以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代替双手。不过,这也对高级技术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一门单一的手艺,更重要的是在看懂复杂的设计的前提下,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创新,以最佳方式将设计方案付诸实施,为公司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高级技术人员的工作是集脑力和体力于一体的复杂劳动,被称作“灰领”。

  以汽车维修为例,专业人士分析,现代汽车修理的难点和重点已不是机械部分,而是电路的维修。电路修理的技术制高点是电脑板和控制模块的内部电子电路原理,这些控制总成在我国售价很高。传统的、单一型维修人才已无法适应现代汽车维修的需要,只有行业机电一体化人才也即高级汽车维修人才才能应对自如,这类人才就是灰领人才。

  “世界工厂”急需大批“灰领”

  中国谈不上是“世界工厂”的主要理由在于高级工的短缺导致的技术水平低下。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相对不足,国际先进技术装备仅占十分之一,机械产品达到当代国际水平的不到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4%,远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水平。自主知识产权和自行开发的高新技术成果,商品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低,分别只有20%和5%至7%左右。

  有人在对机械加工企业调查时发现,用同样的配件,我国组装的手表却达不到瑞士产品的质量标准。现在,不少企业是“有米”难寻“巧妇”。企业梦寐以求的“巧妇”就是高级技术人员,不管多么先进的设计和设备,没有手艺高超的技术人员去实施都是“一纸空想”。

  下面的一组数据能够说明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统计表明,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仅占技工总数的4%,即使是全国最大工业基地的上海,高级技工的比例也不足7%,这与发达国家高达30%—40%的比例相去甚远。据新华社报道,广州市“十五”规划需求技师10万人,而目前不足8000人,其中高级技师不足300人。更严峻的是,我国在岗技术工人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高级技工的大龄化趋势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上海市调查队对全市60家制造企业完成的调查显示,目前上海的技术工人队伍中,22岁以下的仅占3%、23岁至35岁的占40%左右、36岁以下的高级技师一个也没有。

  全社会都为“灰领”喝彩

  目前劳动部门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新政策将向一线技工倾斜,技工的工资水平将与职业资格等级以及贡献大小挂钩。在长春一汽,一级操作师与厂高级经理在住房、工资、奖金等方面同等待遇,并配备工作用车。北人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一家分公司,在工资改革中给高级钳工开出了月薪5000元以上、年薪超过6万元的“高价”,挣得最多的技工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公司老总。最近,广州开全国先河实行技师考评社会化资助,规定获得技师和高级技师的,分别由政府专项资金给予900元至1050元的资助。

  以前技术人员一般要到50岁才能被评为技师,55岁才能被评为高级技师。据去年统计的数据显示,高级技工有48%是36岁至45岁之间,有31%是46岁至60岁之间;技师中的44%处于36岁至45岁之间,46%处于46岁至60岁之间;高级技师在46岁至60岁之间的有56%之多。老师傅陆续退休,年轻人又不愿从事技术工作,高级技术人员的青黄不接就成了必然出现的尴尬局面。正因为如此,政府出台技术人员统一考核的标准,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评,只要通过考评就会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这给年轻的技术人员们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希望,现在上海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只有29岁,这在以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文/张小明 责编/魏晓航)

  


 
  山东装备制造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