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2004年汽车需求总量将达到501万辆,较2003年增长13.5%,汽车降价仍将是车市主旋律,上市的新车将达50余款,私家车市场的主角逐渐由较为低档的轿车转变为中级轿车,只要产品定位准确,就能找到市场。进口车总量仍将有一个快速增长,进口结构会有所调整。汽车金融公司在2004年内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明年车市究竟走向如何?笔者倾向于基本看好,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 汽车增速减缓 预计2004年汽车产量将会不断扩大,专家预测:2004年汽车需求总量将达到501万辆,较2003年增长13.5%。而轿车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增幅有所回落,年需求增幅约25%-30%,国产轿车的需求总量将在240-250万辆。整体市场份额的扩张不会超过1%。 国产车在继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总体供求关系可能出现转折。汽车产业经历超高速发展期后将转入快速发展时期,内部经营管理将由粗放更趋精细化发展,投资将趋向理性。 目前中国的平均汽车保有量非常低,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应该有1.6亿辆汽车,是目前的8倍。中国的汽车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应有的规模,所以潜力巨大。但据《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分析》提供的资料,到10月底,国内汽车库存超过2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将近一倍,其中库存量最大的是货车,接近9万辆,客车库存接近8万辆,轿车库存达到7.7万辆。 预计到2003年底,汽车行业的产能将过剩20%。从以上种种现象可以预测,明年的汽车生产增速将明显放缓,但是仍然可能在20%以上,预计汽车年产量在550万辆左右。 降价仍是主旋律 2004年,由于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超过需求的增长,再加上汽车厂商成本下降以及进口产品的比价效应,汽车降价仍将是车市主旋律。 首先是在价格方面,虽然一再降价,但中国汽车还远远没有降到位,目前国内汽车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据资料统计,一汽、东风和上汽三大汽车集团公司2002年的总产量为185.25万量,实现利润23.3亿美元,销售利润率达12%;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2000年汽车总产量为823.5万辆,是三大汽车集团总产量的3.44倍,但仅实现利润44.52亿美元,只比中国三大汽车公司高出91%,销售利润率只有2.4%。 从生产率和设计能力看,三大汽车集团的人均劳动生产率为6.5辆整车,通用公司为21.33辆整车。其设计能力虽达到规模经济的起始标准,但实际生产能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并没有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三大汽车工业公司能够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说明中国汽车工业仍然是在高关税和配额制度的保护下,通过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的零售价格,获取了超额利润。 只要这个差距存在,就存在降价的空间。要消除高利润的泡沫与水分,降价的基本趋势是不会改变的。今年在这么高的增速下,经济型轿车反而频繁地、大范围地降价,库存也占了整个轿车库存的90%以上,说明一档车竞争异常激烈。因此,2004年,市场价格无疑会进一步下降,轿车价格的年均降幅将达10%左右。 2004年,不仅经济型轿车,国产中高档轿车价格也将继续向下调整,并进一步向国际同类车价靠拢。汽车越来越像一个“时尚品”,品种越来越多、更新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产业整体平均盈利水平将随着降价逐步降低。部分优势厂家和优势产品仍将取得高回报。 如果到2006年,国内轿车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那么今后几年轿车市场每年的降幅将在13%左右。汽车营销模式将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更趋现实、理性,汽车经销商的暴利时代即将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