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物流信息化导航?——探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作者:徐章一 来源于:武汉众邦企业管理研究院院长
2004-5-28 16:45:12
企业能否在供应链一体化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到信息流动通畅、信息资源利用高效、物流综合成本不断降低、顾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问题了。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从“大干快上”的“大跃进”式热潮中理性地回归,依靠成熟的通用性信息技术,进行“与时俱进,循序渐进”式的信息化建设策略,赢得越来越多企业的认可。

  其实,就加强和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绩效而言,物流信息化建设并不一定需要非常高端的技术和设备。一些基础性的技术,如条形码、扫描技术和互联网等,就能够有效地改善企业内部库存管理、配送管理和顾客服务,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绩效。

  不过,对于企业而言,尤其是那些“链主”企业,其目标往往并不只局限于满足内部绩效的提升,它还需要通过对其所依存的供应链优化,来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和提高效率,以及合理地规避风险。因此,企业能否在供应链一体化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达到信息流动通畅、信息资源利用高效、物流综合成本不断降低、顾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问题了。


  现代物流:视“需求”的脸色行事


  从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而言,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顾客需求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狭窄,多品种、少批量、多频次的敏捷化响应,充分依靠供应链进行资源外部管理。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必须充分理解,并及时地响应这种变化的趋势。应对这种变化的重要策略就是,在供应链一体化的基础上,设计和建设能够充分考虑到供应链企业对物流的敏捷化需求。

  在供应链一体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物流信息系统中,最关键的是在企业动态联盟构建过程中形成的供应链,如何随着企业动态联盟的组成和解散,而快速地完成系统的重构,从而保证物流在供应链的基础上实现敏捷响应。

  这不可避免地要求对各相关企业的信息系统也进行重构。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实现对现有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和重构,是物流信息化建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另一项核心内容是,在跨企业的生产计划调度和资源控制方面,供应链上各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是异构的。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支持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此,物流信息化建设除了充分考虑硬件设备技术的因素外,还应当重点建设好物流信息本身,这是物流信息化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灵动性:物流信息化的追求


  物流信息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开放性、分布性和异构性,可重构,可重用和可扩充。

  灵动始自开放和包容

  标准化和遵循标准的开发与构造方法,是实现系统开放性的唯一出路。

  在物流活动中,整个生产经营活动是由多个企业、以及企业内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的。不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和角色都是相对独立的。但是物流的目标却是共同的,即满足顾客的需要、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为了使具有相对独立的企业和部门,都能够通过协同化运作来满足顾客的需要,信息系统必须能够耦合各种差异。

  由于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物理上的分布性,以及支持企业间的协作,要求信息系统必须是一个分布的系统;此外,对于各个企业部门所采用的软硬件平台不同,要求新建立的系统能够为各种平台、各种编程语言编写的系统提供可集成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具有各自特色和特殊管理流程的供应链企业,能在公共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分散的信息连接起来。

  供需联盟的自由组合

  为了支持面向需求的物流活动的企业动态结盟,敏捷化信息系统必须能根据内部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的变化,以及动态结盟的变化,实现系统的快速重构。

  物流信息系统是一种松耦合的开放系统,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都应该实现标准的互联和互操作接口,随时可以通过合作重构,形成新的系统。敏捷信息系统的重构还是一种支持分布异构环境下的重构。开放性、标准化及软件重用性是系统能够实现重构的必需条件。

  系统规模松弛自如

  物流信息系统的规模,可以随着企业和企业动态联盟的规模的变化而变化。规模可扩展性保证了一个信息系统能够通过系统重构和软件重用,来实现系统的规模变化,以适应应用规模的变化。

  物流活动过程并非一成不变。在物流活动过程中,参加者(即供应商、销售商、零售商)的角色是变化的,这种变化会导致物流供应链的结构发生变化;需求是变化的,即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是根据供应商、销售商、零售商、顾客的需求在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物流功能发生变化;物流的流程也是变化的,即随着物流活动参加者的主体变化、需求变化,物流流程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整个物流过程是在不断地发生分化与重组的过程。

  在实施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和企业内的重组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是随着企业协作关系的形成、解体,以及企业联盟的重组,如何快速地进行企业信息系统的重构。

  系统的重构包括对系统的业务流程、系统的功能以及系统的组织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组,这需要信息系统本身能够对重构提供支持。此外,在构造可重构系统的过程中,必然要以软件的重用为基础。

  同时,软件重用还应该包括对企业原有系统的重用:将企业正在使用的信息系统完全抛弃是不现实的,应该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实现对原有系统的集成和重用。

  敏捷化信息系统的可重构能力和系统的动态性,要求系统必须具备可扩展性。随着供应链上的企业的增减,动态联盟的规模可大可小,所以系统应该具有良好的可扩展能力,从而使脱离供应链的企业能够顺利离开,并使愿意参加进来的企业能够顺利加入。

  可以应用开放的标准、模块自治、广泛共享通用功能、插拔兼容性、容许异构的环境、模块的自学习和自组织能力、加强系统的安全性等技术和方法来满足这些要求。

 
  山东装备制造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