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公司的ERP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构建技术(二)
作者:郑荆陵 来源于:
2004-2-25 15:05:05
介绍了企业产品的形成过程,讨论了集成式的ERP信息管理模式以及K公司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简称信息管理模式)包括业务方案、流程、组织、信息介质等部分。然而在企业中,任何一个业务方案都应该与产品有着直接的联系。为了便于讨论,还是先让我们了解企业产品的形成过程。
    对于制造业,每个产品的成形过程都要经过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三个阶段,见图1.3,在现代管理中,支撑这三个阶段的过程管理即计算机辅助工具,分别有计算机辅助设计或产品数据管理(CAD/PDM)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系统、制造资源计划(MRPII)系统。


    图1.3产品形成与辅助信息系统


    无数例信息系统应用的事实表明,成功地使用计算机辅助工具将会“加快产品形成的速度”。然而,在目前,在我国推广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风险还是很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可以确定一点的是,对于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无论是在国外还是我国都意味着是一场由工具引发出来的一次革命,即由技术进步和工具的改善诱发出来的权利重新分配,财富重新归集的革命。
    从管理进步而言,信息技术将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思维方式、组织方式,这一切将影响着企业内部责、权、利再分配的问题。从技术进步而言,信息系统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透明的。
    从企业实体而言,无论是业务流程,还是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乃至岗位、职责都将随着管理的不断进步而发生变化。

    1.集成式的ERP信息管理模式

    首先,让我们抽象地描绘一下ERP信息管理模式,见图1.4。图标说明图标说明 流程业务流程 凭证物流 计算机内部存储信息流 活动资金流 
    


    图1.4K公司的ERP信息管理模式


    我们需要运用企业基础管理、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三个方面的知识来探讨图1.4模式。基础管理部分包括基础数据、管理要素,信息技术部分包括信息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管理范畴可以分成五个方面的工作。下面让我们从这三方面入手深入分解它们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内涵。

    1.1基础管理
    基础数据包括产品的主零件、物料清单、加工路线、管理因素以及产品技术档和管理档案的数据等等,这些基础数据相对不断变化的物流、资金流、事务流数据而言是静态的。
    管理要素包括组织架构、人力资源、职责职位。管理要素是信息系统中的主要设施,需要通过信息系统基础设置来实现。

    1.2信息技术
    信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ERP软件产品等等支撑系统;
    操作平台主要是指软件产品的人——机界面;
    信息管理系统的游戏规则:制度、行为、规范等等。

    1.3管理技术
    如果我们熟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从企业制造经营管理的整体运作过程出发,包括经营规划管理、计划管理、制造管理、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五项业务方面的工作。这五方面运动联系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流程连接起来的。(见图1.4)。

    2.信息管理模式的特点

    K公司的ERP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特点可以用“信息支持,组织到位,观念更新,目标驱动。”十六个字来概括。

    2.1集成的信息共享平台
    从信息系统模式的角度而言,计算机系统>网络>分布数据库>应用集成>应用软件真正实现了集成。改变了部门与部门之间因地理位置的分散引起的信息分散,形成了企业信息整体化的格局,实现了部门通过业务流程在集成平台上互连互动、协同工作的环境,在集成、共享、享有时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不断优化业务流程。

    2.2基于多视图的管理
    通过操作平台使整个企业建立多部门、多任务的多视图管理环境,即通过终端、ERP系统窗口透视“生产线”、“交易流”、“物流”、“资金流”。结束传统的多报告、多报表传递信息的管理模式。推行面向业务过程、面向活动、面向资源的管理模式。例如,建立采购订单管理过程视图,加工订单的管理过程视图,销售订单的管理过程视图等等。又如采购订单管理多视图能使管理者们及时地透过操作平台观察到采购订单过程中原材料的进货、质量检验、入库等等状况。

    2.3信息组织结构的变迁
    企业的信息系统不在与企业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有关系,而是与企业不断变化的业务规划有关。企业的信息结构是扁平的——即一张流动的网。

    2.4灵活的基础制造结构
    图1.1的业务流程不仅贯穿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而且流程是柔性的、闭环的、滚动的,它可以随着企业的经营目标反复地进行重组。业务流程不再是传统的、纵向地、由上至下地下达生产计划了,而是还可以通过集成平台,由上至下、左右反馈(图1.4)各个层面去驱动企业资源的资源。其起特点:业务流程是闭环的,生产计划是滚动的。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再无月期间、年期间的断裂,企业资源实现真实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2.5良好的合作机制
    市场经济造就了企业必须适应新产品制造的环境。信息系统消除了部门间的合作障碍。企业除必须的凭证以外、所有手工台账,统计报表均都通过集成平台处理。废弃手工台账,建立“电脑台账”,废弃各部门的统计职能,重复采集、处理、分析数据的现象,因为企业制造的数据均都是出自于一处,即同一个物流系统,避免管理的任意性,扰乱管理思路与合作意图。

    2.6制度、观念、变革
    形成“制度重在活动,管理重在服务,控制重在资源”的企业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不再是以“管”为主,而是以“做”为主。传统的企业管理是以统计报表为信息中心的,用报表的管理时,管理者们的心态通常是复杂的,通常一些管理制度也是建立在“人治”方面的,稽查时往往用法制的思维方式作为判定的方式。而ERP是以业务活动为中心的,制度定在操作命令上面,即ERP系统中的命令也就是制度中的条例,管理测定为你做了没有,做得如何。因此一家美资公司的管理铭言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ERP系统转”如此的恰如其分。

    2.7管理目标驱动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产品的变化必定会引起业务方案的改变。业务方案的变动必将会带来管理目标的变化。显然目标驱动对传统的用员工搭建起来的信息系统是困难的,而对“一张网”的ERP信息系统却是可行的。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目标总是不变的或者变化不大的,那么它的ERP系统中的“信息浪”也会相对稳定一点、。


 
  山东装备制造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