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一捅中国信息化软肋:信息化不是面子工程
作者: 来源于:北京现代商报
2004-2-16 10:01:42

   信息化是一个国家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中国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方针指引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03中国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的中国信息化状况无疑是发展势头良好的一年,有30%的受调查单位开始进行信息化的长期规划,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尝试。调查还发现,2003年,政府是信息化应用普及的主力军,被调查的政府机构中97.6%开展了电子政务应用。然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的种种问题,它们中有历史遗留的,也有新近产生的,还在或多或少的制约着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步伐。

   CIO——中国信息化的软肋

   由赛迪网承办的2003中国信息化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企事业单位都能对信息化有足够的重视而且都做了多方面的准备,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信息化的成效就全国范围而言并不是特别理想,信息化总体水平还很低,并且成东高西低的态势。究其根源,国内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在人才储备、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思维没有根本性改变,虽然国内大部分企事业单位都已经设置了信息中心,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经理或者副总裁,甚至是总负责人自己挂帅,但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CIO,被调查单位中,有三分之一是由高层领导直接兼任首席信息官(CIO)职务。我国的CIO还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缺乏CIO专业管理经验的现象,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信息化不是面子工程

   风起云涌的中国信息化大潮中,信息化建设已被部分单位和个人看作是企业发展的黄金砖,但是在相当多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中存在标本不一的现象,有些单位花了大力气,投入很多,但其收效甚微。信息化的巨大投入到底值不值得,为什么没有找到信息化的黄金砖,成为众多业内人士苦苦思索的问题。据专家分析,中国信息化过程中管理思想本身在实际中并没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信息化的根本不在于工具本身,而在于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的变革。无可回避的是,现今国内一些单位在信息化过程中,还存在相当程度的“门面”现象。虽然多数单位都有长期或短期的信息化规划和预算,但信息化预算和财务支持很多不能满足信息化计划需求,而且极不重视对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监理,往往是造成一些单位信息化建设事倍功半的直接原因。

   谁给信息化插上翅膀

   那什么才是最适合中国发展信息化的道路?报告显示,在核心业务流程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以及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等方面,我国企业目前仍处在中初级水平,能达到中级以上水平的比例尚不足一半,只有极少单位认为自己已经进入了管理决策智能化时代。在目前信息化应用技术中,“实时企业”RTE 被受访者认为是2004年中国信息化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认同率高达59%,其次依次为“网络和大容量存储”以及“协同商务”、“移动计算”等。

   实践证明,经过多年探索与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在基础设施方面已日趋完善,但在人才储备、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思维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信息化的成效就全国范围而言还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乐观。2003年底,全国范围的一次大规模全行业的盘点,让中国信息化建设崭露了令人欣喜的一面,同时暴露出了许多平时不容易看到的问题,中国信息化建设正在蹒跚学步中,期待展翅高飞的一天。

   据悉,本次调查自2003年9月起,历时3个月,共涉及全国各省市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在调查过程中得到了50多名信息化专家顾问的大力帮助。


 
  山东装备制造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