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中,2003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已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其中制造业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全国近2000家企业全面启动了信息化试点示范工作,投资规模约为76.3亿元,约占制造行业整体投入的46%。与前两年相比,信息化指数增幅达到了18%。
在政府IT投资市场,2003年的投资规模达到了345亿元,相比2002年增长了15%,呈现出强烈的上升势头,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应用也从局部应用、网络化,向着服务电子化、互联互通,协同应用发展。同时与电子政务相关的信息安全、电子签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市场也活跃起来,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与此同时,伴随着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一个新兴领域在这一年逐渐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那就是信息化监理。
就像建筑工程需要监理一样,信息化建设要成功实施,也必须实行第三方监理制度。这一观点在业内被普遍认可后,2003年的IT市场,信息化监理逐渐升温,已经成为了信息化领域另一个发展前景光明的市场。
从监理标准的制定到监理法规的出台,从监理企业资质认证到监理人员的培养,目前的信息化工程监理正在由“自发”到“自觉”,从“试点”到“推广”,一步步走向成熟。2003年8月1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正式开始执行《北京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及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做了明确的规定,加强了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保障,对信息化监理起到了进一步规范的作用。
然而信息化工程所固有的知识高度密集、显现度低、可操作性差等特点决定了信息化监理无法进行现场监控,很容易导致“监理黑洞”的出现,给政府和企业造成损失。11月,“2003中国信息化工程监理论坛”在北京召开,相关部门政府领导、业界专家及信息化工程监理企业代表逾150人参加了会议,这表明“信息化工程监理”已经逐渐引起了有关各方的关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监理体制正式被提上了议程。而在业界,相关企业也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着信息化监理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月,由北京万维易化系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精研—软件工程监理平台”在北京市政府信息中心承担的国家863重点建设项目———“北京市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该平台融入了先进的软件工程管理理念,在北京市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以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甲方无法亲临建设现场、双方难于实时沟通、协调等问题,作为我国第一例将信息化监理过程实现“可视化”、“平台化”管理的成功典范,为我国“信息化监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我国信息化监理的发展历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