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外界指责“泡沫”颇多的管理软件业终于显露“原形”。
软件企业开始从过往那股软件业翻着跟头突飞猛进的“圈地”运动中清醒过来,开始深刻地反思,寻求未来的突破口。国内软件公司陆续提交今年上半年成绩单,不约而同报出了业绩放缓的消息,虽然归咎于非典事件,却也都坦率承认国内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厂商收入在价格战面前无一幸免。
在今年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的东软,毫无疑问也遭遇到市场无情的洗礼。然而8月23日该公司发布的上半年业绩,却快速实现了扭亏为盈,2935万的利润虽然依旧不及2002年同期,但其中数字化医疗以及软件出口业务的持续高速发展,却不由得令业内侧目,东软是否走出了中国软件企业的未来之路。
市场下滑源于价格战
管理软件市场今年出现的下滑,东软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积仁认为很正常。只能是说由于过去期望太高,突然这个期望没有达到,那么有一点感觉不太舒服。
原因应该说,是国内对软件世界的期望和描述,和目前国内社会发展水平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毕竟国内IT这方面,与美国、欧美、日本这些国家相比可能有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差距。不能以国外来加以衡量。
所以中国软件产业的市场总量目前并不是很大,虽然整个成长性还不错。而且很多厂商都在市场没有真正做大的时候进入,一起来拼,把价格也打下来,造成利润率的下降。但同时也说明国内软件市场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
东软国际化突围
这种市场状况,东软却打了个翻身仗,利润从一季度的负数变成了正数。仔细研读东软半年报我们发现,东软主要的收入增长并不是以往的系统集成业务,却是其国际业务,包括数字医疗和软件出口业务。
东软股份公司总经理王勇锋承认,在选择业务结构上,利用了一些更好的获利目标来平衡。比如软件出口为主的国际业务,国际业务比去年增长了37.63%,另外像数字医疗,获利增长接近100%。另一方面东软也在不断地控制费用的增长,跟前年相比,增长的比例从两位数下降到只有7%。简单说,东软的经营策略由精于制作,控制成本转向获取利润、业务区间的调整。
国际化成必经之路
东软国际化突围的道路是否具有示范效应,刘积仁对此态度坚决,“我们今天不走这个过程,将来也会走这个过程。”
他认为,东软国际化是加强东软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必要过程。
他理解,国际化首先是要把人家先进的东西学过来,然后在本地实施。现在中国基础信息建设相当于美国的十几、二十几年前的水平。在那个市场上,可以看到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国际化,可以把握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趋势,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哪些可以学、哪些可以卖、哪些可以共享。国内企业可以一边学习一边赚钱,看到一个项目,国内外的厂商可以商量一起做,国外教给国内技术,国内帮助国外降低成本,这样就结成了一个战略联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