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成功的关键
作者:肖水 来源于:
2003-7-10 13:21:46
 

  一方面,人们把国内ERP市场比作一个如火如荼的战场,并说此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她说成是"日渐成熟",并成了最抢手的"香饽饽"。不能否认,这一市场随着ERP厂商们争先恐后地"显山露水"、企业管理者们逐渐"觉醒"而正在日益变大,但是,ERP领域中官司和争执的增多,却给火热的ERP泼了冷水,加之从世界范围上看ERP实施成功率本身就低,所以,"ERP在中国普遍不成功"的又一论调,正挥之不去地伴随着在中国还很"年轻"的ERP的成长。
  ERP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商,ERP的用户,究竟谁更刁钻?ERP实施成功的标准是什么?8月1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 e-talking经济论坛请来四位嘉宾: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强、甲骨文(ORACLE)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胡伯林、毕马威管理咨询大中国区总裁黄辉、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主任刘力共同展开了讨论。

  吴强:客户需要足够耐心,ERP产品质量位在其次

  (吴强: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吴强表示, 实施ERP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跟客户的投入产出比是明确相关的。无可否认,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是一个投资过程,而作为投资,企业就一定有自己的预期值。在企业看来,一方面渴望预期值越大越好,另一方面也保留着自己的底线。当企业实施ERP后的产出,和其实际的投入(资金、人力和时间)低于自己的底线时,企业无疑会认为自身的ERP实施是失败的。
  但是,在分析原因时,吴强认为,客户对实施ERP后的期望值过高,是造成客户和商家的对立的一个普遍原因;同时,某些商家(包括一些中介商)为了急功近利、迅速拉单,对客户盲目甚至欺骗性地承诺太多,也是为双方走向对立而推波助澜。
  吴强不无忧虑地表示,企业客户如何恰当、准确地评估实施ERP之后的预期值,商家是否清楚自身产品带给客户的效用,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
  吴强用现身说法告诫说,我们对客户的ERP实施之前,每每开始做培训、教育的时候,就要强调一把手工程,目的是要大家重视,惟恐我们的客户因为急功近利而表现出不耐烦来。而客户的不耐烦,往往造成一些项目在时间上的拖长,也带来在经济上的投入加大,进而加大了ERP的实施成本。
  面对"国内ERP厂商的产品质量,也是引起合作失败率高的重要原因"这一说法,吴强认为,国内厂商的产品和实施服务,是完全能满足国内企业客户的要求的。一方面,ERP原产西方,它代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也是先进生产力的表现,国内ERP厂商在理论上,学的也是西方标准的ERP的理论;另一方面,同国外厂商的发展历程相似,国内厂商是随着我国市场的成熟而逐渐走向成熟,我们只能根据国内管理的现状来决定自身的产品和服务。
  所以他认为,产品的好坏只是相对的,而且产品只是为企业实施ERP提供了基础和框架,中间对中国企业管理的了解、对客户的现阶段和未来可能需求的准确定位,正是国内企业的优势。
  吴强坦然说,其实,推进ERP的社会化、大众化,让更多的客户接受ERP概念,才是国内ERP厂商的最根本的任务。而吸收大量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加上在国内客户中的管理实践,这样才是国内ERP厂商的出路。

  胡柏林:操作问题仍然首当其冲

  (胡伯林:甲骨文(ORACLE)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    
  胡柏林认为,中国ERP之所以有很多失败,主要原因是操作问题。
  对ERP厂商和实施方来讲,首先要清楚客户的需求,只有摸清了客户的尺寸斤两,才能清楚自己的产品能带给客户什么效用,才能预计客户的支出数量。但是,我们面对的每个客户都不一样,一方面我们要尽力去了解有着复杂关系的客户,另一方面,ERP厂商和咨询公司也要首先得到一致的探讨,并共同和客户度过磨合过程。其中,磨合过程是最重要的,中间不能有半分掺假。但是,在实际的案例中,失败常常和这个磨合过程有着丝屡联系。   
  对客户来讲,自身也要意识到,在ERP实施前,要有很多前期投入,比如培训和管理理念的输入;在实施中,也可能会触动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部分权利的再分配。所以ERP不是车子,买了就可开走。
  胡柏林反过来又说,客户对上马ERP最后不能满意,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预算超支的问题。他认为,这是因为双方的计划没有做好,或者也是因为各方没有磨合好,这些都也是操作问题。
  在胡柏林看来,比较国外,ERP在中国国内实施,有着自己的优势。他举例说,民主集中是中国的一个特色,"民主集中"也是国内客户在实施中的优势。在国外,因为企业内很"民主",管理就显得很乱,到最后企业决策也很难,以至没人敲板。而在国内,只要领导思路明畅、态度坚决,推行ERP反而更容易。但是这反过来却又说明了ERP在中国推行的难处。
  胡柏林最后表示,Oracle不回避竞争。他认为,在中国市场上,各种竞争肯定都是好事,竞争的最终受益者是客户。


 
  山东装备制造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