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话和佳软件总裁 ERP软件重在产品突破 |
作者: 来源于:计算机世界 2002-12-24 16:56:04 |
北京和佳软件公司总裁陈佳与本报总编辑刘九如对话 ERP这个词,从令人费解到耳熟能详,在中国市场的历练已近10年。也许是由于企业信息化潮流涌动,也许是众多ERP厂商的炒作和推动,最近几年,市场沸沸扬扬:与ERP相关的概念层出不穷,让人无所适从;几乎所有软件企业都追ERP,仿佛一“E”必灵;真实的需求似乎被裹上了泡沫,市场显得有些混乱。到底ERP的根本是什么?ERP厂商向前发展又靠什么?刚刚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制造业信息化”ERP课题评审中中标,并代表中标的国内八家软件公司与科技部签订ERP课题总承包合同的北京和佳软件公司的总裁陈佳,日前约请本报总编辑刘九如进行交流。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寻本溯源地对当前ERP市场诸现象进行了深入解析。 中国ERP之路 刘九如:谈中国ERP的发展历程不能不提开思,你作为开思的创始人,也可以算是中国ERP领域的元老了,能否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最近几年中国ERP市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你当初是怎么走上ERP之路的? 陈佳:我1990年从国外回来,最初的想法就是要做软件,当时国内做汉字软件很流行,比如汉卡、WPS、王码等,但我觉得那只是一种打擦边球的做法,不会太长久,一旦美国人看到这个市场,我们就会失去优势。正好这时新加坡某软件公司找到我,希望我能够帮助他们组织国内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人才去新加坡做MRPⅡ软件,我就想办法说服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投资在中国做?”。其实当时我也不懂什么叫MRPⅡ,只是在代表科海公司向新加坡这个软件公司提合资条件时,要求对方提供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对方就告诉我说,MRPⅡ就是当时国外最流行的技术。我的感觉是,企业级应用应该有前途,特别是企业管理,它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体制、国有企业多年来的管理习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国外软件企业不可能理解的,在这一领域,我们完全可能做出自己的产品。就这样,我们确定了最初的方向,成立了开思公司,没想到,沿着这个方向,我一做就是十几年。 开思开始的业务是做外包,1994年,开始在中国市场做自主产品,第一个产品叫“开思ERP”,这是国内市场上第一个以“ERP”命名的产品,我当时的思路是跳出MRP的圈子,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产品。在市场的磨炼中,“开思ERP”逐渐成熟,开思也在与SSA,以及后来进入中国市场的SAP、Oracle、IBM等的竞争中,作为中国ERP的先驱,平稳地发展着。 开思之路给我的启示是,中国的企业要与国外企业竞争,价格往往是最初的优势,但价格起到的只是短期作用,最终的较量还是在应用上。只要我们手里掌握了用户的应用,我们就能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且在这个空间中,通过不断学习得以不断壮大。 刘九如:从1990年创办开思,到离开开思再次创办和佳,你好像对ERP情有独钟,这其中产业热潮一波接一波,为什么你就一直看好ERP?如今的ERP在技术、产品与服务方面到底出现了哪些新的特点? 陈佳:第一可能是我对开思用情太深了,这迫使我必须沿着开思的路继续走下去,我要以此来证明我自己。第二,我确实对ERP情有独钟,我一直觉得ERP是最适合中国软件企业自己做的业务。 1998年离开开思时我也彷徨过,但我相信,我的脸上不仅写着“开思”两个汉字,还写着“ERP”三个英文字母,那是我已经做得有点眉目了的事业:开思卖给TCL时已经在赢利了;ERP也已经过了市场教育期,开始进入实质发展阶段,星星之火开始燎原。而且当时除了做开思的8年“ERP经验”外,我一无所有,我只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我利用两个月时间筹资500万元,与原来和我一起创办开思的其他几个伙伴一起,成立了和佳软件公司,站在开思的肩膀上继续做ERP,当时我们就看准了ERP新的跳跃点,所以一开始,我们就做开放式的C/S结构、多操作系统的平台。 我感觉和佳成立时,ERP市场正处于一个分水岭:一方面SAP、Oracle这样的企业已经成熟了,它们掌握了高端市场95%以上的企业用户。另一方面,当时的财务软件发展到了一个顶峰,开始走下坡路,大批财务软件厂商被挤到ERP领域,包括用友、金蝶、安易、新中大、浪潮通软等,市场被它们“炒”得火起来了。虽然当时.com正热,也有许多热衷于.com的朋友劝得我心动,但我始终觉得与ERP相比,.com只能算做花拳绣腿,ERP才是真正的内功。没有ERP,何来网上营销?事实证明,.com风一过,投资商就踏破了ERP的门槛,我们坚持下来是对的。 市场有点乱 刘九如:正如你所说,.com过后,国内ERP确实出现了热潮,几乎一夜之间冒出了数百家ERP厂商,原来一些做软件服务的厂商也纷纷声称自己是做ERP的,加上媒体的炒作、用户的关注,ERP市场变得扑朔迷离,从你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你对当前国内ERP市场状况有什么样的判断? 陈佳:总体来说,当前国内的ERP市场有点乱,真真假假,处处充斥价格战,其实这非常不利于ERP产业的健康发展。而传统的说法是国内ERP有三大阵营:SAP、Oracle等国际企业是第一阵营,用友、金蝶是财务软件起家的第二阵营;以传统MRPⅡ起家的国产ERP厂商,如利码、开思以及我们和佳为代表的是第三梯队。但现在看来,这三大阵营的界线正在模糊,出现了相互渗透、混战在一起的局面。一方面,国外的厂商开始向中低端俯探,它们不断对照中国企业的应用调整自己的产品,拼命增加本地化色彩;另一方面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厂商也在竭力向ERP的方向并拢,大家都在寻根溯源,要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真正的ERP厂商。这种变化实际上是市场之手在操作,优胜劣汰之后,市场必然会越来越成熟。理想的结果应该是,大家各有分工,各有所长,各霸一方。我想从需求上来看,产业也会走向这样一个方向。 刘九如:从MRPⅡ到ERP,再到管理软件,这中间概念上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到底是基于用户需求,还是厂商自己在炒作?你认为最近一段时期,ERP在哪些方面会有更大的突破? 陈佳:如果从MRPⅡ说起,ERP可以说最早是技术驱动,一直到和佳成立以后,我才感觉到市场需求的驱动力量。所以,我觉得ERP市场是技术启动的,但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应用决胜了。 至于概念上的变化,我觉得有一些是出于理解的需要,但有一些也确实脱不了炒作的嫌疑。MRPⅡ是从国外带过来的,主要强调制造业的流程管理;ERP的本意则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一个比较适合中国企业的概念。ERP与MRPⅡ之间的区别在于,MRPⅡ是一种以计划与控制为主线,面向企业内部,以实现企业整体效益为宗旨的管理信息系统,是ERP的重要组成部分。而ERP则是在市场竞争全球化形势下,企业之间的围墙被打破后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企业供应链流程的信息集成,它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强化了企业人、财、物与产、供、销包括库存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一些新概念诸如B2B、CRM、SCM等都是最近两年基于网络背景提出的。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现在讲的ERP应该叫做ERPⅡ,就是把管理信息化的概念放在了ERP里边。为什么还叫ERP?我觉得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社会刚刚接受ERP的概念,如果再去搞一个新的名词反而会更不好理解。但像CRM、SCM 这样的概念,我个人认为炒作的成份多一些,因为事实上,像CRM这样的概念在美国也没做起来,用户的需求还没有起来。实际上,像CRM、SCM及电子商务这样的概念也都可以包含在广义的ERP里边。 由于ERP有利润、有需求,几乎所有的软件公司都标榜自己是ERP厂商,致使目前的ERP市场鱼龙混杂,概念满天飞,恶性竞争泛滥。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降价,而降价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牺牲服务,牺牲整个行业的声誉。也正因如此,市场上才会有“ERP不行”“ERP成功率为零”的说法。其实ERP的市场本来很大,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关键是要找准定位,不要都挤进来,不要制造泡沫,做长远打算,形成自己的特色。 刘九如:竞争是必要的,对用户来说也是有意义的,但市场也确实需要规范,现在有关部门正在筹备出台一些标准,目的也是要规范市场。但除了政策规范以外,我们还有什么其他办法来保证市场的健康运作吗?到底哪些企业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 陈佳:市场大乱才能大治。现在一些大公司,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已经打出了“数字圈地”的牌子,我相信,一两年以后,会有一些公司被淘汰,只有那些掌握用户需求,真正帮助用户解决问题的企业才会留下来。 从用户的角度看,我认为用户选型主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产品要好,要适合自己的应用,因此行业性的供应商生命力会强;第二是服务要好,中国的企业管理基础太薄弱了,必须帮助它们一步一步地来,必须有强大的服务体系支撑它们渡过技术启蒙期。第三是ERP企业发展要健康,要立足长远,不能一个项目还没做完这个企业就不存在了,这就要求企业要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因此我认为,要做ERP不是光有钱就行的,不是花钱买一个产品或买一个技术就能卖出去,必须理解用户需求,并真正满足其需求,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必须有自己的产品并与用户的应用相契合。 和佳的选择 刘九如:基于10多年在中国ERP市场的探索和你对当前市场的判断,你主导的和佳软件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将如何选择?与竞争对手相比,和佳有什么优势? 陈佳:我从做开思开始,就一直在做产品,而且我认为,真正要做ERP,一定要开发出好的产品才行。所以,和佳在产品研发上投入要大一些,我相信,未来和佳的突出优势也主要在产品上。经过这么多年,我有信心说,我们对国内企业用户在产品上的需求摸得比较准。因此,论产品,我们在产品的适用性、界面友好性及价位上都能做出自己的特色,领先同行。这是和佳的第一个优势。 和佳的第二个优势就是服务。创新服务一定是ERP的成功之路,相比其他软件,和佳的性价比比较高,因为我们在产品研发时就考虑了产品的可实施性,所以一般在半年之内,就会帮助用户实现阶段性的成果。抓住关键点实现突破,这是我们的强项。 和佳的第三个优势是人才。没几个真正懂业务的人是做不成ERP的,和佳拥有一批中国最早从事ERP业务的专业人才,最近几年我们又从国外聘来一批最了解国际技术动向的人才,这些都是和佳的无价之宝。我们公司一半以上项目实施人员是从企业过来的,他们既懂企业运作,又是IT出身,因此,无论是技术跟踪还是产品研发或项目实施,我们都拥有业内顶级人才。我相信,只要我们保证自己不出臭棋,不受诱惑,总有一天水会煮开。 刘九如:你凭什么认定自己不会走臭棋,和佳在企业管理提升方面未来有什么样的规划?你目前锁定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陈佳:和佳的整个团队都对ERP情有独钟,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我们具备某种坚定性,不会随意动摇。毕竟现在ERP还没有到赚钱的时候,要等到1~2年以后,市场才会趋于规范,企业才会盈利,在这个过程中,会有人被淘汰,但和佳一定是最后的留守者,这就是我们的信心。 现在我们的业务已经深入到众多行业,在制药行业、机械行业、中小冶金、食品行业我们都有优势,与其他ERP厂商比,我们不仅资格老,我们的产品线也比较健全,市场能力比较强。市场上主流的国内外厂商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在众多项目中我们都在交手,针对竞争对手,我们的方向是走专业化之路,以特色制胜。 刘九如:现在众多软件企业争相上市,有人说你在开思的融资过程中受到了伤害,在和佳的资本运作上表现得保守,是这样吗?你是否考虑过和佳的上市融资问题? 陈佳: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要水到渠成的,做企业不是做秀,从开思到和佳,我一直都这样想。开思的融资是必走的一步,和佳也会走这一步,但我不会为了上市而上市。无论是在开思还是在和佳,我的理想都是要做一个能代表中国特色的ERP企业。和佳这4年来,收入从200万元做到去年的3700万元,我们一直保持着直线上升的趋势,这才是最重要的。 怕不规范 刘九如:你认为当前ERP市场的无序局面还会持续多久?ERP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促进ERP产业的健康发展近期要解决哪些问题? 陈佳:你也一定知道,科技部863专家组最近在联络大家搞一个ERP软件联盟,制定行规、行约,用以遏制不规范竞争。我个人非常支持这样一个软件联盟成立,因为我一直觉得,ERP市场很大,根本用不着不正当竞争,大家都会有饭吃,应该有一个能让大家坐下来共同协商ERP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地方。在这方面媒体的影响力也很大,如果像《计算机世界》这样的媒体能够参与当然会更好。 我觉得,要促使ERP产业健康发展,至少有两件事要做:第一是大范围的培训,通过培训让用户知道什么是信息化。第二是呼唤专业的咨询队伍的产生。现在市面上的管理咨询公司很多,但由于管理咨询业务不挣钱,很多咨询公司实际上是“挂咨询,卖软件”。管理咨询公司应该是中立的,要靠咨询费来养活自己,这就需要咨询概念能进一步普及,让用户认识到为咨询花钱值得。 刘九如:在“ERP江湖”闯荡这么些年,你觉得自己现在最有底气的是什么?没有底气的又是什么? 陈佳:有人说:“IT就是一帮聪明人在挣最难挣的钱。”我觉得ERP行业尤其如此,这么多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觉得自己对ERP的产品与市场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比较清醒,不会盲从,我想这是我最有底的。苦恼的是市场不够成熟,无序竞争也可能毁掉一个产业,这是我不愿看到的,因此,我不断呼吁政府、媒体健康引导产业发展。让真正做产品、做服务,真正了解用户的人有饭吃,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 |
| |
|